他,身材不高,朋友们亲切地称他为“蜗牛”;他,兴趣广泛,是大家公认的情歌王子;他,能力过人,在学科部内有口皆碑。他,喜欢《蜗牛》这首歌,相信准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他是谁呢?他就是人文学科部原任学生会主席——刘蔚秾。今天,让我们带着一份欣喜、一份崇拜慢慢地走进他别样的人生。
“蜗牛”来了
随和、幽默是“蜗牛”的个性标签,谦虚、谨慎是“蜗牛”的为人特点。“蜗牛”坦言自己是个慢热型的人。在朋友们面前他会很high,会表现出顽皮男孩一样的活泼,但在陌生人面前又会表现得很安静,他用了很幽默的一句话来形容自己的这一特点——动如脱兔,静若处子。乐于尝试的他,有着广泛的爱好。在进入大学之前,篮球是他的最爱,他说:“那时候每天中午不吃饭可以,不打球是绝对不行的,不打球会觉得浑身不自在。”进入大学后,由于学习任务繁重而学生会的工作又十分忙碌,他已经没有时间去打球了。但他很享受在学生会的工作,“和大家一起可以分享喜悦、分担痛苦,我感觉很幸福”。于是学生会成了他的最爱。
“蜗牛”的奋斗
从大一的懵懂少年到学生会主席,“蜗牛”一路走来,虽是历经坎坷,但也是收获颇多。让他印象最深刻并且受益至今的是通过他和人文学生会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我院首届红歌会取得了圆满成功,人文学科部因此受到了院领导的表扬和嘉奖。当时刚刚升入大二的“蜗牛”主要负责服装的租赁和道具的采购,几乎每天都要忙到晚上11点多,但他从来不叫一声苦、不说一声累,只是默默地在为红歌会的举行做着该做的准备。同时在红歌会的组织策划方面,“蜗牛”提出了许多具有可行性的建议,例如:为了增强红歌会的趣味性,可以采用打分制,让各参赛队互相竞争。这一建议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认可,而且鼓励他去实行。正是在这些实践的过程中,“蜗牛”学会了做事注重细节,同时要顾全大局。这些经验为“蜗牛”的“上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让他在校园之外获得了别人难以获得的实习机会——江西卫视主办的《2012中国红歌会》编导助理。
生活中的“蜗牛”
生活中的“蜗牛”在朋友圈中有着很好的口碑,随和、乐于与人相处、善于倾听,这些优点让他成为解决朋友之间矛盾的桥梁,同时也让他具备了一种独特的人格魅力。他和他的辅导员王老师关系甚好,王老师给他提出过许多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并且帮助他解决工作中的难题。“蜗牛”说,王老师是他的良师益友,他感谢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老师们。
“蜗牛”对未来的畅想
“我不会把数媒当作谋生的手段,这只是一种爱好。”当谈及对未来的打算时,“蜗牛”如是说。身为数字媒体专业的学生,“蜗牛”并没有把未来求职的目光局限在自己的所学专业范围之内。目前他正在准备考公务员,同时他坦言如果考不上公务员,自己还是会依靠所学专长在广阔的职场中寻求属于自己的位置。
同时,“蜗牛”还建议大一新生,多去尝试和了解一些东西,保持一个积极进取的心态,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努力去积累经验,从而为未来的人生做好准备工作。
作 者:王小雪 叶青云 丁晨
摄 影:康诗琪
供稿单位:人文学科部